4月17日,“钢结构博物馆开讲啦”2021年第1期(总第14期)在博物馆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题目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红色文物史料背后的党史故事”,邀请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博士作为主讲嘉宾,讲座采用现场聆听+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吸引了线上线下400多位观众热情参与。

讲座中,胡江馆长以该馆举办的《不忘初心 伟大征程——从建党到建国红色文物史料展》为切入点,选取《共产党宣言》、石库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菊花砚、贺页朵入党誓词、第一套红军军装、《游击队歌》曲谱等10多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史料,通过讲述背后的感人故事,带领观众重温了1921~1949年这28年间,中国共产党从艰苦创建到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史和光辉历程。讲座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以毛泽东诗词“东方破晓”“星火燎原”等作为标题,脉络清晰,语言生动,史料丰富,引发现场观众热烈反应。

“钢结构博物馆开讲啦”是由南山区文明办、中建科工集团指导,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主办的公益活动,邀请不同领域专家面向市民开展讲座,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活动自2017年开始已举办14期,受到观众普遍好评。2021年“开讲啦”活动共6期,将在后续月份逐次举办。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讲座中提到的几件重要红色文物史料吧。
01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受该同盟委托,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纲领。1872年至1893年,他们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了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尽管它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震撼了整个世界。
02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人员使用的菊花砚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藏)

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正式成立于上海,其主要任务是联络和团结工人,开展工人运动,为争取组织工会的权利而进行斗争。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直接指导下,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安源路矿、开滦煤矿、京汉铁路等工人相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5年5月,因全国总工会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完成历史任务而宣告撤销。
这方菊花砚是1922年马林与高君宇、罗章龙等书记部的工作人员使用的。马林是荷兰社会活动家,1921年至1923年期间,他受列宁委托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来到中国,帮助筹建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以国家统一、民族解放为目标的国民革命。他离开中国后,砚台就由高和罗使用。高君宇病逝后菊花砚一直由罗章龙收藏。直至20世纪90年,罗章龙将其赠送给马林的女儿西玛作为纪念。
03
《向导》
(上海市博物馆藏 )

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个政治机关刊物。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周报,亚东图书馆印行,发行量最高曾达3万份,1927年7月18日出至第201期停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主编。该刊以指导国民革命运动为宗旨,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发挥了舆论宣传和政策指导的作用。
04
贺页朵的入党誓词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藏)

“牺牲个人,言首纟必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份独特的入党誓词出自于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贺页朵之手,誓言再现了这位农民党员坚定的革命信念。
1927年,贺页朵毅然投身革命。由于表现出色,在1931年1月,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这份入党誓词尽管24个字中有6个错别字,但却丝毫不影响他对理想的执着。从义无反顾地写下誓言的那一刻起,贺页朵就以革命者的身份真正投入到党的事业中。他以榨油职业为掩护,将自己的榨油坊设为秘密交通站,为东南特区及红军搜集情报、运送伤员和食盐药材。
红军长征后,贺页朵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严守秘密,他将入党誓词用油纸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1951年,中央赴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来到永新,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誓词交给他们,使之成为无数农民党员在追求解放的艰难历程中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历史见证。
05
段德彰参加党的七大的代表证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

段德彰(1913~1999),江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红军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以及辽沈等重大战役。
1945年4月23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会议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段德彰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大会,这是他当时出席会议的代表证。
(藏品内容来自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网站)